斷肢再續技術難 新人加入醫療團隊更難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8/20 07:30

最後更新: 2018/08/20 11:01

分享:

分享:

全港首支及唯一聯網截肢隊,左二為威爾斯創傷及矯形外科主管何百昌。(張永康攝)

香港近年斷肢再植個案每年有30至50宗,但每一個發生都是嚴重個案,團隊必需高度受訓。手術過程艱鉅,接駁遇到困難不少,何百昌醫生指團隊需要新晉醫生加入,期望局方投放資源,令團隊發展更好。

過去工業時代本港多工廠、多意外,當時每日有8至9宗斷肢個案,最高紀錄一周有16個斷肢入院。但隨工廠北移,90年代起在工廠工作人口減少,工業斷肢意外亦減。

威爾斯親王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部門主管何百昌醫生指,雖然意外減少,但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,2014年就曾經有4日內有2宗斷肢案但每一個發生都是嚴重個案,團隊必需高度受訓。現時因工斷肢個案仍然最多,家居意外等其次。

手部結構精巧複雜,接駁最難,單單一隻手掌已有20多組小肌肉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何醫生坦言,因手部結構精巧複雜,接駁最難,單單一隻手掌已有20多組小肌肉、27塊骨、還有無數筋腱、血管及神經線,當中指頭的血管幼至0.2毫米,對醫生來說是很大的考驗:

接駁指頭血管的線,比一條頭髮更幼。難度是有,但俾心機就做到。

手術過程艱鉅,接駁遇到的困難不少,包括壓搾性或撕脫性受傷的挑戰大;亦要與時間競賽、否則缺血時間過長:

在室溫下一般斷肢可捱6小時;放在雪櫃則可延長至12至30小時,否則肌肉、細胞等會壞死。

何醫生認為,成功為病人接駁斷肢的自豪感及滿足感無可比擬:

肢體再植非存活問題,而是功能問題,「有與無」差好遠,這工作讓徬徨的病人有個希望。以手指斷肢為例,如接駁得好,手指活動能力可重回正常的7至8成。

新界東醫院聯網斷肢再續團隊是全港首支及唯一的聯網合作隊伍,集合威爾斯、北區和那打素醫院骨科部門手外科專科醫生的力量,每日有兩位醫生候命。

但何醫生擔心,未來團隊有機會青黃不接,需要新晉的醫生加入團隊,期望局方投放資源,令團隊發展更好。

相關新聞

工人冷靜撿斷手只盼駁回親手抱愛兒 手術團隊:所有努力的回報